|
|
城市 > 城市信息 |  -来源: | 临汾地区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汾河下游,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相邻,西北吕梁山与吕梁地区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北以韩信岭与晋中地区相隔,南与运城地区接壤,汾河自北而南贯穿全境,沿汾河形成了临汾盆地。
临汾地区东西长195公里,南北宽135公里,总面积20510平方公里,占到全省面积的18%,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0.7摄氏度,年降雨量为551毫米海拔449.5米。
临汾地区2000年撤地称市,按行政区划分为:尧都区、候马市、霍州市、汾西县、襄汾县、曲沃县、翼城县、古县、安泽县、隰县、蒲县、永和县、大宁县、乡宁县、吉县、洪洞县,总人口401万,这里交通方便,南同蒲铁路贯穿南北,大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深厚长久的文明积淀,而古称平阳的这块沃土,更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从远古时期开始,这里就繁衍着原始人类,1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丁村人”化石及其文化遗存可以让我们亲睹他们的生活状况,传说黄帝时期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文字,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都、第一帝、第一首被记载的诗歌都诞生在这里,历史上最伟大的贤明帝王――尧就建都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访贤、禅让等许多让后人赞叹不已的故事,开中国传统政治的先河。春秋时期的晋国又建都新田,即现在的候马市,晋文公强晋败楚,称霸中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建都平阳,十六国时刘渊称帝,又建都平阳(就是现在金殿村),明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山西人口从这里迁往中原各地。抗战之初,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在壶口受到感染,从而诞生了<黄河大合唱>激励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斗志。
我们这块神圣的沃土同时养育了许多的历史名人。在汉朝就有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卫青、霍去病、张敞等名臣。卫青、霍去病痛击匈奴,守卫汉延,造就了汉武帝千古一帝的美名,再有东晋高僧著名旅行家、翻译家法显,是中国不畏艰险,西去印度取经的第一人。
骄傲的历史传统,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了这里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和文化传统。传说起源于尧时期的威风锣鼓,以其慷慨激昂、威武壮观而驰名中外。其声音铿锵有力,震天憾地;其节奏起伏跌宕,张弛相间,但又不游离气势雄伟的主题,如临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其场面,多达几百人的演奏者,一律古代士卒装束,前进后退,左右开合,如风卷残云,雨打枯叶,令人震憾,而队员们结合鼓点节奏的变化或腾或伏,作出种种舞姿身段,让人赏心悦目。霍州的面塑、浮山的剪纸、乡宁龙舟舞、平阳木版年画,均可从中看到这里的民风、民情。悠久的文明积淀,动人的自然风光,二者完美的结合,使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相得益彰,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尧庙、尧陵等遗迹形成了尧文化群,“神人居焉”的姑射山仙境风光秀丽,洪洞佛教胜地拥有中国第一七彩琉璃塔--飞虹塔,绘有戏曲场面的元代壁画,寻根问祖的大槐树,吉县壶口瀑布,可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是第一座反映汉民族习俗的博物馆,还有蒲县的东岳庙,隰县的小西天,候马晋国遗址,每一处都有自己的故事。 | |
实用资讯 | | 电话区号 |  | | 邮编 | | 旅游电话 |  | | 主要民族 |  | | 地方方言 | | 最佳时节 | | 最近机场 |  | | 气候状况 | | 注意事项 | | 景区地图 | 查看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临汾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