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 |
象州即今来宾市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29%为汉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象州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代漫画大师廖冰兄的故乡。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东靠金秀瑶族自治县,西邻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南接武宣县,北接鹿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2004年)。辖7个镇、4个乡:象州镇、石龙镇、运江镇、寺村镇、中平镇、罗秀镇、大乐镇、马坪乡、妙皇乡、百丈乡、水晶乡。县人民政府驻象州镇。 象州县山川秀丽,名胜颇多。既有被誉为 "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 堪称"桂中第一泉"的蕉林凉泉、扑朔迷离的石巷迷宫、婀娜多姿的七星古榕、雄奇壮观的大冲瀑布、蜚声海内外的泥盆纪"大乐剖面",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小谷故居、古色古香的罗秀纳绿明代古建筑、寺村大力和百丈抱村清代古建筑。令游客流连忘返,娱得其所。 象州县交通发达,国道209线,省道20134线贯通县境,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柳州、桂林、梧州、南宁和广州等城市,距柳州市70公里、桂林市200余公里、南宁市270多公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隶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横贯象州县运江、象州、马坪、石龙等4个乡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通广州、深圳等地。 象州县县域自然条件优越,优质甘蔗、桑蚕和水产畜牧业已成支柱产业,土特产品主要有优质米、古琶茶、木薯淀粉、清水米粉、红瓜子等,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人均有粮和人均提供商品粮多年居广西第一,素有"桂中粮仓"和"广西优质米之乡"的美称。 象州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重晶石、锰、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储量为3000多万吨,占广西已探明储量的56%,目前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 [展开阅读] |
金秀瑶族自治县 |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323国道过境。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森林面积3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87.34%。耕地面积1.44万公顷。行政区划辖3镇8乡80个村民委(含街委),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万。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人口自然增长率4.34‰。
主要旅游景点有莲花山、圣堂山、罗汉山、板显峡谷、花王山庄、原始森林度假村和银杉公园。重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硅、花岗岩、彩色大理石、铜、金和铁。土特产品有灵香草、八角、绞股蓝、黄笋、甜茶、香菇、木耳等。 |
武宣县 |
武宣,又称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来宾市,东邻桂平市,南靠贵港市,北连柳州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武宣县辖10个乡镇,142个村民委,6个居委会,2个区直单位。人口总数42万,有壮、苗、侗等少数民族26.8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武宣镇。 邮编:545900。代码:451323。区号:0772。拼音:Wuxuan Xian。
武宣县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9.9小时,常年平均气温21.2℃,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是一个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环境宜人的好地方。 武宣县水陆交通条件便利。陆路方面:209国道线贯穿全县8个乡镇。来宾至武宣二级公路已完工通车,从武宣县城到达桂柳高速公路来宾入口处64公里,从武宣县城到首府南宁230公里。水路方面:武宣境内黔江水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全长119公里,属桂中"水运门户"。武宣到柳州、梧州、广州水路里程分别是274、303、609公里。现有6个码头,年吞吐能力为250万吨。枯水期武宣境内黔江水道可通航300-500吨,非枯水期可通航800-1000吨货船。货物水运武宣到广州单价为38元/吨。 武宣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全县共有233万亩土地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县境内蕴藏铅、锌、石灰石、铁、锰、重晶石、滑石、 白云石、方解石、页岩石、草化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百崖大峡谷、八仙天池、犀牛岩、五马拦江、武宣文庙等一批著名的风景旅游景点。 全县万门直拨程控电话已开通,可直拨全国各地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覆盖全县各乡镇,网络通讯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武宣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建立,对外开放的加快,武宣将成为一个充满希望、充满商机的投资开发热土。
武宣县旅游资源差异性大,特色浓,空间布局合理,县境内可组成多条旅游线路,与境外可构成多种旅游专线。主要景区、景点有:百崖大峡谷,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水源林植被,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以山峻、水秀、石奇、林幽著称,是难得的旅游、休闲避暑胜地;八仙天池,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坐落在高出地面10...[详细] |
忻城县 |
忻城县,秦属桂林郡地,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至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南越国地;隋朝 属始安郡地;唐朝贞观初置忻城县,为芝州治;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忻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芝州,属桂州都 督府;宋 庆历三年(1043年)合并芝忻、归思、纡州地为忻城县;宣和元年(1119年)属右江道庆远军,咸淳元年(1265年) 属庆远府;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庆远路安抚司,十六年改属庆远路总管府,大德元年(1297年)改属庆远南丹溪峒 军民安抚司;明朝鸿武元年(1368年)属庆远府,二年改属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三年又改属庆远府,弘治十年(1497年)降 忻城正县为土县;清朝,土县由宜山县承审,宣统二年(1910年)归入宜山县,划为宜山县第十一区和第十三区;中华民国元 年(1912年),忻城土县属庆远府,二年属柳江道,民国十五年属柳庆区,民国十七年改土县复称忻城县 属柳江区,民国十九年属宜山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属柳州民团区,民国十三年属柳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五年属庆远行政 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属第四行政监察区(柳州行政监察区),民国三十一年属第二区,民国三十八年属第十三区;1949年11 月27日,忻城县解放,属武鸣专员公署,1950年3月改属宜山专员公署,1958年改属柳州专区(1971年改为柳州地区),2002 年12月撤销柳州地区,忻城县划归来宾市。
全县总人口39.92万人,有壮、汉、瑶、仫佬、苗、回、满等15个民族, 其中壮族人口占89.98%。全县下辖城关、大塘、思练、红渡、古蓬5个镇,宁江、马泗、欧洞、安东、果遂、新圩、遂意、北更8个乡,总面 积2541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9公里。
国民经济
近年来,忻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围绕“农业富民、 工业富县、财政强县、旅游活县、科技兴县”五大战略决策,重点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电、路等十篇文章,国 民经济稳步增长。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63亿元,财政收入82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0元。
环境资源
忻城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东经108°24ˊ —109°7ˊ,北纬23°40ˊ—24°23ˊ,东临兴宾区,西依都安县,南接上林县,北连宜州市;东北与柳江县交界,东南 与兴宾区、合山...[详细] |
合山市 |
合山市是新兴的工矿城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素有“光热城”的美称。合山市地处桂中腹地的红水河之滨,东、西、南和广西来宾市毗邻,北面与忻城县接壤。全市总面积为350平方公里。市区有目前广西最大的煤矿企业——合山矿务局和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合山电厂。 合山市境东南西三面与兴宾区相连,北靠忻城县的思练镇、果遂乡,红水河流经西界。 县人民政府驻岭南镇。
邮编:546500。代码:451381。区号:0772。拼音:Heshan Shi。
合山历史源远流长。秦属桂林郡地,汉为领方县地,三国属临浦县地,两晋至隋,复属领方县城地,唐属羁糜思刚州辖地,宋至民国属迁江县。解放后,1954年迁江县并入来宾县。198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1]73号):设立合山市(县级),以来宾县北泗公社为其行政区域。
合山旅游资源丰富 地理景观: 合山市地域是典型的卡斯特地形,山峰巍峨、嶙峋,大气磅礴,是观山旅游、解压排愁的好去处,现在尚未人工雕琢。悬崖陡峭、险峻,是室外攀岩项目首选地域。岩洞中,钟乳石造型瑰丽、变幻莫测、美不胜收(可惜保护不够、较多损坏迹象,但仍比一些评上高等级的岩洞景观好看。) 已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北泗玉屏山、思光寨山壮族文化遗址 等8个景点。此外,下地莲池、思光月亮洞、合山屯山田园风光等都有独特风格,红水河马安段发现奇石资源,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已名闻遐迩,誉驰中外。 景观传说优美动人,例举:传说先人为躲避战乱,带领家眷邻里长途跋涉,来到思光山,在一个看似只有十来米的大山洞里休息。一个大人把骑在脖子上的四岁小孩放在洞壁突出来,将近两米高的岩基上,没想到,小孩刚要站起来,就“扑通”一声,没影了,大人赶紧爬上岩基,开到一个直径只有三十公分左右的小洞口,小孩的哭声从洞里传出来。孩子的父亲只好把脚探下去,踩到一个凸起的石钟乳,蹲下身,进入洞内,再跳下石钟乳,把小孩捡起,抱在怀中。正要爬上石钟乳,突然觉得,这个洞是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地,于是,伸开双臂,丈量洞的大小,竟然摸不到边。赶紧回报。外面的人一听,都很高兴,纷纷入洞,距离洞口一米开外已经伸手不见五指,点上火把前行,碰到岔路口,向左走一个岔路,下一个路口再向右走,不知道走过几个路口,发现前面有亮光,朝亮光处走去,出了洞口,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