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 > 城市信息 |  -来源: | 湛江市,旧称广州湾,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一个富有亚热带风光的美丽的海港城市。现辖雷州、廉江、吴川三市和徐闻、遂溪二县以及赤坎、霞山、坡头、麻章四区,全市总面积1247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市政府驻赤坎区。 湛江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她东出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岛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粤、琼、桂三省交汇点,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 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2.8℃,最热月(7月)均温28.7℃,最冷月(1月)均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长青,终年常绿。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植物,神奇的火山湖泊“湖光岩”,1556公里长的海岸线和104个岛屿暗沙形成的众多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令游人乐而忘返。还有以雷州为中心的红土文化景观,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两千年的文化遗迹,有雷祖古庙、三元古塔、天宁禅寺等。加上吴川的飘色、泥塑、花桥、东海岛的人龙舞、雷州的雷剧等民俗风情,奇趣无穷。
徜徉湛江市区,残存的法式小楼与现代建筑群相映成趣。她是全国绿化首先达标的大城市,有供休闲漫步的海滨公园,有描绘湛江历史变迁的时代广场,有纪念湛江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寸金桥公园。
三面环海的湛江,还是广东重要的海产基地,是盛产南珠的故乡。在这里您可品尝到最鲜活的海鲜,龙虾、鲍鱼、蟹、海蜇等名贵海产应有尽有。
湛江集自然、历史和区域人文景观于一身,是人们投资、旅游的好去处。
| 吴川市 | 吴川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濒临南海。总面积848平方千米,总人口101万人(2003年),1994年,吴川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湛江市管辖,东接茂名市,北接化州市,西接湛江市,濒临南海,风景秀丽,是镶嵌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吴川市辖5个街道(梅菉、博铺、海滨、塘尾、大山江),10个镇(兰石镇、覃巴镇、吴阳镇、黄坡镇、振文镇、樟铺镇、塘土叕镇(“土、叕”合为一字)、长岐镇、浅水镇、王村港镇)。 市人民政府驻梅菉街道,邮编:524500;代码:440883;区号:0759。 市名的由来:吴川市境东郊有吴家地,纳三川(鉴江、袂花江、梅江)之水,故曰吴川。【注:历史上,吴川还包含今坡头区,特呈岛,南三岛,硇洲岛】
吴川三绝
广东湛江的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吴川飘色1992年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吴川飘色造型作品晋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既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录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泥塑)”,广东省文化厅命名黄坡镇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飘色)”;2006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入编“吴川飘色”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吴川飘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川泥塑2007年11月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7月,吴川飘色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支受邀队伍参加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2009年10月,吴川泥塑应邀参加无锡全国泥人精品展,泥塑作品被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2010年6月,吴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挂牌成立。 【飘色】 吴川飘色,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吴川飘色乃“三绝”之首。据黄坡镇的民间艺人陈寿全生前回忆: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为取胜其他村庄,他与父亲别出心裁地搞了技巧化装游行,在一个木箱上,设计出《哪叱出世》,小哪叱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为“飘色”。这套飘色展出后,游遍黄坡,轰动全县。是为吴川飘色起源。 【泥塑】 吴川庆赏元宵有制作泥塑展览的传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泥塑的兴起发展,可追溯到梅菉发达的砖瓦陶...[详细] | 廉江市 | 廉江市是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于1994年撤县设市,地域总面积2835平方公里,总人口160多万,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排前10,目前市区非农业户籍人口约20万,市区常住人口三十几万,是湛江市辖人口最多、面积较大、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 廉江是传统农业大县和工业强县,盛产水果,号称百果之乡;是广东40个产粮大县中表现较突出的县级市;是粤西唯一一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工业类别齐全,尤以电饭煲产业表现突出,其电饭煲产量占全国3成以上,是中国电饭煲之乡。
廉江旅游
廉江境内山脉叠连,河流交错;山塘水库如繁星闪烁;奇峰怪石,不胜枚举。人杰地灵,古迹悠在。青山绿水,景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部分尚待开发。 廉江市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历史形成的自然景观有“石城八景”,即建山叠嶂、崎岭重关、双溪拖练、三合温泉、文峰耸翠、石室堆琼、龙湖古州、松明石井。 干百年来,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河唇龙湖的唐朝罗州故城遗址,残垣犹存,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山鲫鱼塘大坝革命纪念地——粤桂边纵队成立大会旧址,是缅怀先烈和教育后代的革命圣地。明朝以来,文人墨客先后评定和考证过的旧志八景有:谢建烟晴,崎岭重关,双溪拖练,三合温泉,文峰耸翠,石室堆琼,石城环绕,望恩雨露。还有罗州四景:建山览秀,石门阅海,松明怀古,东林憎话。这些古迹名胜依旧风姿卓约,成为廉江旅游资源中的瑰宝。 山嶂、水库、海滩、花岗岩、红树林被誉为廉江旅游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就是这“五朵金花”把廉江装扮得格外娇娆,形成了鹤地水库、双峰嶂、龙营围、长青水库、高桥红树林等极具综合开发价值的大型风景旅游区。这些景区的自然景观极富浓郁的南国山光水色,令游客流连忘返。 群山环绕的鹤地水库是广东省三大水库之一,由其引发和哺育的雷州青年运河闻名全国。水库面积140多平方公里,汇水面积达1440平方公里,号称“人造海”。极目远眺,天水茫茫,美称“鹤湖烟雨”。其两岸青山似黛,湖水如蓝。几十座形状各异的小山有如几十颗仙女散落湖中的明珠,把鹤湖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库坝是全国闻名的土坝水利工程,工程结构独特,宏伟壮观。不少伟人来到这里,留下不朽的墨迹,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雷州青年运河”真迹、董必武的题诗、文学巨匠郭沫若挥毫题写...[详细] | 雷州市 | 雷州市(原海康县)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隶属广东省。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50万,辖3个街道办(雷城、西湖、新城),18个镇,镜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雷州城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
据《雷州府志》记载(原雷州府辖下 海康县/徐闻县/遂溪县含赤坎区、霞山区(除去特呈岛)、麻章区(除去硇洲岛)、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海岛试验区)。)中央1945年把“广州湾”改为今“湛江”为省辖市;因为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名列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了让雷州半岛文化继续创造奇迹;为了让雷州原名保留至今;国务院1994年把 海康县撤县建雷州市,(属广东省管辖)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一座2300多年的古城 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55年)雷州建城至民国二年(1913)一直为州、郡、道、路、军、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名列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州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在雷州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人文荟萃,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7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处为地市级。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该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雷州景色美不胜收,既有西...[详细] | 湛江特产 | 三黄鸡、麻鸭、雷州黄牛、橡胶、甘蔗、红橙、黑芝麻、黑芝麻等 |
|
|
实用资讯 | | 电话区号 |  | 0759 | 邮编 | 524000 | 旅游电话 |  | | 主要民族 |  | | 地方方言 | 丽话、客家话、广东话 | 最佳时节 | | 最近机场 |  | | 气候状况 | | 注意事项 | | 景区地图 | 查看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湛江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