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山,俗称安徽“北九华”,位于肥东县境内,为大别山余脉,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内的最高山峰。主峰四周罗布九座山峰,似九龙腾跃,形态各异。浮槎山峰峦叠嶂,怪石峥嵘,松柏挺秀,云雾缭绕,清幽宜人,景色奇丽,为安徽名胜之一。
浮槎山山名来自民间传说。《博物志》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相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传说晋隆安年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即金地藏)向其表兄玉皇讨官,遭拒后,怒发冲冠,不慎跌落人间。他纵身爬起,想乘浮槎之筏再上九霄。当时木筏上有九条龙正在饮水,尾巴交错在筏中,地藏王只好坐在龙尾,九龙不支,纷纷逃往南天门。玉皇大帝闻知,降旨以雷击毙。霎时,木筏遂变为山,九龙亦成九座山峰。从此,地藏王便在此山打坐,开辟道场,推崇佛教。后来,佛门弟子便称此山为“北九华”。
浮槎山虽不甚大,无法与黄山、泰山、华山等名山相比,但却以乳泉、巧石、大庙闻名古今。
乳泉。浮槎山齐都峰顶有二泉池并立。北池水深而清,名“合泉”;南池水浅而浊,名“巢泉”。二泉水位常年稳定,取之不落,不取不涨,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干旱数月,池中水位亦只毫厘之差。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誉之为“天下第七泉”。
     欧阳修撰写的《浮槎山水记》使得浮槎山闻名遐迩,成为文人墨客常常登临游览之所。《浮槎山水记》全文700多字,是欧阳修在京师任内,为庐州镇东军留后李端愿赠送浮槎山泉水而写的。欧阳修和李端愿都是品泉论水的专家。一次,李端愿登临浮槎山,见山上有石池乳泉,饮后觉得甘冽无比,觉得这里的石池乳泉中的水质为上等,特用罐装上一些,从庐州府送给远在京城的欧阳修。欧阳修品尝以后,极为赞誉,给李端愿回信说:“所寄浮槎水,味尤佳。然岂减惠山之品?久居京师,绝难得佳山水,顿食此,如饮甘醴;所惠远,难多致,不得厌饫尔!”欧阳修将浮槎泉和无锡惠山泉相比,认为两者之间难分上下,并以路远难致,不得多饮为憾。
不仅欧阳修对浮槎山和浮槎山泉评价很高,而且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诸如宋代的释用逊,明代的黄道月、梅山,清代的李天馥、杨开森、左辅、王政谦,以及现代众多名人雅士,多爱以浮槎山为题赋诗作画,其人文景观之丰富,是海内外名山所少有的。
浮槎泉位于龙严寺内,1952年寺庙拆毁,泉池沿存。...[展开阅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肥东县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339 . 今天 1 |
景区地图指示 |  北九华浮槎山 北九华浮槎山
合肥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合肥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