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步一神,五步一庙”,各路神仙庙宇随处可见的秀屿青峰岩。原是一个孤悬海中的荒岛,因风景秀丽,水草丰美而被称为“秀屿”,然后唐代开辟为养马场。宋代,秀屿长期发展,人口大增“居民千余户”,为兴化军对外贸易港口,是莆田,仙游、惠安三县货物集散地,但对陆上交通都要渡船,于是南宋末秀屿人刘端明创建“小屿桥”。明成化年间(1465-1487)岳正任兴化知府主持创建秀屿桥,全长673米,为当时兴化最长的跨海石桥,有桥墩137个,桥孔138个,高3米宽约2.6米称“铁锁桥”。此桥历时500年到1969年秀屿围垦成半岛才没作用。现在汽车能直通至秀屿青峰岩。    青峰岩是秀屿的明珠,岩高16丈9尺(约50米),但从海中拔起,形似狮头,称“狮子岩”,登上岩顶,蓝天碧海相衔接,极目远眺,星岛点缀,船只穿梭,碧浓万顷,“天风直送海涛来”。青峰岩是原莆田县沿海十景之第一“秀屿朝航”。    青峰岩寺庙群,建于南宋前,几经历史沧桑,不知被摧毁过多少次,倭寇侵犯,日机轰炸,文革折毁……。但每次都重建。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重建的。它的独特之处是佛殿“堡面”采用一块石,整个“堡面”只用四块石,可说是天下少见面,左边观音殿的四根石柱,高大雄伟。前面青云殿石柱,石梁多层次重叠结构,令人观而叹奇,右边天龙殿金碧辉煌。    青峰岩上寺庙,一座接一座,又靠一座,密密麻麻,有天王殿、青云殿、青峰岩圭、天龙殿、大悲阁、义烈庙、秀峰宫、青莲寺、青峰府、鳌城宫、秀山宫等。共十一座寺庙。 除寺庙宫殿外,还有许多配套建筑:僧舍、厨房、齐堂(新建一座三层能办300多桌酒席能容纳共3千多人)男女厕几处,接街厅、休闲厅、亭、房等多处共计十多座。    寺庙旁、路边、岭上等处,浑然天成的山岩,石块上的石雕、石刻、石画、石故事等观不完。如宋福建安抚建使(曾两次任福州知州)赵汝愚的“天风海涛”石刻:蔡襄的“读书台”;“超然台”;“飞云洞”;“食霞”;“悟真禅座”;“忱流漱石”;“西来”:(内容):“头蛇一片石,埋光海滨,跌坐突窥明白,圣心有几人”。是明末进士佘翔题刻。达摩大师偈:(石刻)“吾本来莅士,传法救迷情,心花五叶,结果自然成”。位于青峰岩顶部,七名氏题刻(行书)。《尔雅·释山》里将“锐而高”的山称为峤。海中的突兀的山聚集阴阳精灵之气,一马平川的醴泉半岛上,海拔不高的青峰岩的确十分突出,海天苍...[展开阅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莆田市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971 . 今天 1 |
景区地图指示 |  青峰岩 青峰岩
莆田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莆田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