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仙游县盖尾镇仙潭村与仙溪村境内,有一座寻常小山,却因一处明代石刻和一座名曰“仙正寺”的古刹而显得非同寻常。石刻位于此山南麓崖壁之上,凿有“第一山”三个硕大的楷体字,字体古朴大方、雄浑苍劲,左上及右下的落款也清晰可辨,上刻“明嘉靖辛亥年六月朔旦,廖云龙笔勒。”该石刻已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潭、仙溪位于仙游县城以东二十公里处,毗邻城厢区华亭镇油潭村,自古以来就是莆仙交界处的一个重要驿站。据莆田县志载:廖云龙,明嘉靖三年(1523)莆田进士,官至浔阳(今江西九江市)知府。有日前往仙正寺拜佛,见其山体独特,走向与众不同,由此往南深入木兰溪中,扼住莆仙古驿道和木兰溪河道,堪称咽喉地带,且地理位置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莆田进入仙游的第一座山。故挥毫题写“第一山”之字。    座落于仙潭、仙溪交界处的仙正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嘉庆丙辰年(1796)扩建,为一方名闻遐迩的佛门禅院。寺院坐东朝西,依山而筑,次第展开,分上下两建筑群,左右两阙并联,建筑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前殿的“兜率天宫”,供弥勒佛,大佛笑容可掬,无限慈祥。瞻拜者见之,皆生欢喜之心,世间的万般烦恼全消,贪嗔尽去,心中异常宁静。后殿为“大雄宝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佛国尊者;两厢为十八罗汉,造型各异、各有神通。徜徉在佛门圣地,忽听木鱼声起,耳畔梵音阵阵,天地间一片庄严。站在仙正寺前,山风拂面,空气清新,但觉心旷神怡,疲惫全消……    据史载,仙正寺与抗倭英雄戚继光、谭纶、俞大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倭寇两万余人围攻仙游县城。福建巡抚谭纶与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率兵前来救援。谭、俞驻军俞潭(即现在的仙潭村),抗倭临时指挥部设在仙正寺,谋划歼敌之策。寺中僧人同仇敌忾,全力支持大明官兵抗倭,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赞歌。戚家军驻扎河园,后移师石马。同年十二月底,抗倭大军兵分五路,几番血战,终于击溃围城倭寇,全歼来犯之敌,解救被掳村民三千多人,取得了仙游大捷。嘉靖四十三年春,兴化府在仙游县城南街等地建祠,刻石立碑,以纪念抗倭将士的丰功伟绩。作为仙游一战的大本营,仙正寺所在地俞潭也建亭、立碑,表彰戚继光等抗倭将士。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该亭与石碑均毁坏殆尽,“石碑亭”遗址如今只存半只石龟……    第一山还有着许多传奇故事。明代清官林道南(今盖尾镇斜尾...[展开阅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仙潭村与仙溪村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788 . 今天 1 |
景区地图指示 |  仙正寺 仙正寺
莆田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莆田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