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枫亭位于莆田南大门的湄洲湾内侧,在莆田(城厢区)、仙游和惠安(泉港区)三县(区)交界处,“大海汤汤环其左,大道平平绕其右。”枫亭“上连郡省,下接泉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枫亭塔斗山又名虞峰、青螺峰,海拔118米。塔斗山背靠巍巍壶公山脉,面临湄洲湾千顷波涛,福泉高速公路和国道、枫笏公路绕山而过。 枫亭地名由神话传说而来。相传汉代,九仙千里迢迢来到塔斗山下,结枫叶为亭,故为枫亭。盛唐时人们就在塔斗山上兴建佛寺东禅院。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南下,经莆田驻扎于此。五代末,陈洪进(914~985)驻兵枫亭,提出“纳土归宋”的顺应潮流时势的主张。北宋初,人们就在塔斗山创办书院,培养人才。蔡襄(1012~1067)少年时曾在这里读书。宋仁宗年间,在蔡襄倡议下,枫亭人民重修塔斗山万寿塔,被人形容为“绕足双溪流入海,当头一塔立中天”。 天中万寿塔建于宋嘉祐四年(1059),是太平港的航标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中万寿塔形制特殊,塔顶四角是蕉叶合初轮,中为九轮相轮的塔刹,梵语称这种塔为阿育王塔。阿育王是公元前七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佛教最鼎盛的王朝。遥远的孔雀王朝决定了阿育王式塔形制的古老。塔是平面方形的实心石塔,塔身几乎满雕,方形须弥座雕覆莲花瓣。第一层塔身转角各雕一力神,四面塔身均雕双龙,腾跃飞动,神采毕具。二层四面浮雕折枝花卉,为少见。三层每面各有浅龛三个,中雕坐佛,为明王面相,塔身转角各以武士立像为角柱。四层每面的浅龛中浮雕身穿古印度的胡服,头戴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像的宝冠(与释迦文佛塔女菩萨的宝冠像一样),著璎珞,佩大耳挡的女菩萨像各一尊,该层转角各以鸟嘴人形的“天龙八部”之一的迦楼罗立像为角柱。最上层即阿育王式的蕉叶相轮形制的塔顶。 枫亭人自蔡襄(1012~1067)起,读书成风,进士连中,名人辈出。塔斗山成为学子读书、吟诗、作文的好所在。宋代,枫亭一地考中进士六十多人。在塔斗山上读书的蔡京(1047~1126)蔡卞(1058~1117)兄弟同科考中进士,同朝为官,均居要职。北宋时,薛奕也在这里读书习武,进京应试一举夺魁,为武状元。宋末,进士出身的林迪,在会元书院讲学。南宋状元宰相王十朋曾赋诗《过枫亭》:                       怀章南过蔡公方,驻马遥瞻数仞墙。          ...[展开阅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莆田南大门的湄洲湾内侧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606 . 今天 1 |
景区地图指示 |  枫亭 枫亭
莆田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莆田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