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黄楼始建于宋神宗熙宁10年(1077)秋,北宋文学家苏拭所立。900多年来,黄鹤楼屡建屡废。今楼为双层飞檐仿宋建筑,重建于1986年。 徐州,古名彭城。其"势如仰釜",头顶故黄河,历史上屡遭其害。熙宁10年7月17日,洪水自曹村决堤,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满溢,8月21日水汇于徐州,城下水深达2.8丈,加之风雨不止,眼看城之将倾,上任伊始的苏轼轻装涉水,亲至武卫营调兵遣将。禁军官兵见知州不避泥涂之苦,便领命筑堤御洪;城中百姓也纷纷投身抗洪救城。苏轼住在城上临时搭建的草庐里,"过家门而不入",坐镇指挥,从戏马台起,将大堤一直筑到城边。几度危急,苏轼亲持畚锹,与兵士百姓及时抢救,幸免于灾。至10月上旬,洪水终于退去。为镇水患,苏轼又兴土木,在城东门建造两层高楼。此楼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告竣,因五行中止能克水,取"土实胜水"之意,楼外四壁垩以黄土,级名黄楼。苏轼有诗纪胜:"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楼中树《黄楼赋》碑,苏辙撰赋,苏轼手书,毕仲询篆额,堪称"三绝"。1988年新建黄楼落成,"三绝"碑历经劫难,复立于楼中。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徐州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549 . 今天 2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徐州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