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清融城东10公里的海口镇。海口周围土地平坦,惟独此山怪石突起,迭成千姿百态的岩洞,吸引着无数游人。岩分前后两部分,前岩始辟于北宋年间。宋宣和四年(1122年)因乐居士在山南开辟景物,并创建了瑞岩寺,佛殿梵宫依山而筑,面对海口。
   寺中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仙君楼等。后岩是福清元代雕刻家吕伯恭等元至正元年(1341年),依岩石自然状貌,雕刻的一尊巨大的的弥勒石佛,高6.4米,宽8.9米,厚8米。石佛盘腿跌坐,袒胸露腹,双耳垂肩,左手捻珠,右手抚腹,两眼平视,笑容可掬,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逼真。腰间还刻有3尊神情各异的小罗汉。吕伯恭所刻石佛之大和雕工之精,都不亚于泉州清源山的太上老君像,是福建最大石雕佛像,被誉为“江南第一佛”。198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上建有报恩寺。明嘉靖间,倭乱已经平定,戚继光利用疆事之隙,发动军士开辟大洞天、宜睡洞、归云洞诸景,把游览范围扩大1倍以上。他把山南山北新开辟的景物寓意命名为:蓬莱峰、醉仙岩、醒心泉、双龙洞、归云洞、冲虚洞、振衣台、望阙台等等,还更改一些不贴切的景物名称。如把自在门改为穿云洞,把山光水色亭改为皆醉亭,又在亭后命名一石为独醒石。在望阙台旁,刻有他所赋的诗:“万里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乘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诗中表达了他驰骋沙场、勤劳国事的耿耿忠心。此外,戚继光还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写了一篇《瑞岩开山记略》,立碑于弥勒像左,还撰有《瑞岩寺新洞碑》文,称这里有37洞天胜景,并记述他在弥勒岩旁设宴庆功的盛况。
   瑞岩上著名景物还有佛窟岩、天章岩、桃花洞等,都是古人精心开辟出来的。弥勒佛像传说 弥勒石佛又叫“仁佛”。传说,在扩建瑞岩寺时,弥勒佛祖变作一个肥胖木匠,混杂在诸工匠中劳作。竣工之日,主持修寺的吕伯恭想雕一石佛以志纪念,众石匠见胖木匠笑呵呵乐哈哈的,十分有趣,便以他为模型,利用天然巨石琢下了一尊石像,谁想就在石像落成之时,那胖木匠竟立时化成一楼青烟腾空而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福州市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2158 . 今天 1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福州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