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清县西南三溪乡,距县城30公里。因山岩色白如玉,叫白岩山。白岩山群峰挺拔,奇岩怪洞。据县志记载,唐代就有佛教徒在莲花岩顶修建一座寺庙。宋朱熹游此山时,留下“八闽岳祖”4字题刻。
   白岩山周围5公里皆白石嶙峋,奇岩峥嵘,上百个天然景点。其中仙人镜、白蛇洞、蝙蝠洞、龙洞、骆驼洞、望月台、天岩桥、一线天等,都享有盛名。白岩山的洞府瑰异奇妙,人在洞中穿行,忽爬行,忽弯腰,忽直走,人们戏谑为:“既做神仙又做狗”。
   山腰的白岩寺已有千年历史。白岩寺始建于唐代,屡经兴废,现存大殿为清代所建,1988年重修。白岩寺建在白岩山半腰三面陡峭的一片岩石上,寺前崖峭谷深,形势险要。寺下方就是玉皇殿,其实这里只是个天然岩穴,顶压一石,高约30米,上小下大,形状如玉皇殿,因此而得名。
   这里的仙君殿,与其他地方的仙君殿大不相同,传说古时有一家人隐姓埋名,在此修炼,羽化登仙,拔宅飞升,乡里人因此而捐资兴建仙君殿。仙君殿建在岩穴之中,为双层楼阁式建筑,一楼厅堂内供仙君塑像,登上二楼可望白岩寺全景,清人刘廷灯《白岩》诗中有“一家仙去谁朝代,流水闲花不记年”之句,殿西有“一家仙”遗址及摩崖题刻。寺左小仙亭旁有一悬鱼洞,洞深约6米,高宽各3米余,洞中倒悬一块长近3米、形状如鱼的岩石,鱼头露出洞外,而洞头另有一石跃向洞顶,涓涓清流由此而下,宛若双鱼游翔出洞。龙洞深有百米,洞口白云出岫,幻化无穷。洞右侧一石如龙,有眼有鼻、有齿有须,如腾云驾雾,奇丽壮观。离龙洞100多米处,有一面“仙人镜”;还有“仙床”、“仙被”、“仙靴”等。
   白岩山最高峰叫瑁峰,海拔1237.7米,是观日出的好地方。旁有骆驼峰,如一只伏地骆驼,仰首张望。白岩寺侧背是杜鹃山,每当阳春三月,杜鹃花开,漫山红遍,远望似片片彩霞,近看又如红毯铺地。
   白岩山扼闽清、永泰、闽侯三县交界处。中秋佳节,三县许多群众集聚于此对唱山歌,歌声融于山景之中,令人心醉。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福州市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2961 . 今天 4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福州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