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外海镇南华里,始建于1929年,由辛亥革命先驱陈少白自行设计,1931年建成,称“白园”。故居坐西向东,为封闭式院落,布局四周有建筑,中间为空地,总面积约有一千二百平方米。故居基本保存完好。1991年,外海镇政府依其原貌进行修复,并新辟“陈少白事迹陈列馆”。1998年被定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的主楼名曰“亚字楼”,位于近大门处的左边,长8.4米,宽7米,青砖水泥砌建,楼高二层,在二楼前有一小阳台,可俯览整个白园之风光,亚字楼是陈少白闲居乡里时,主要的起居之所。现在二楼的房间内,还保留有一张陈少白睡过的酸枝木大床。亚字楼的后面建筑分别为厕所、浴室及厨房。    故居右边是一窄长的建筑,长5米,宽4米,有檐廊。在其上有长16米的二层楼。故居的后面是一座仿古建筑,面宽进深各三间、硬山顶、四柱、硬山搁檩;面宽约18米,进深5米,在这座建筑的左前方,有一棵米兰树,树干的直径约有13厘米,是陈少白亲手所栽,可惜于1987年4月枯萎。    故居原是陈少白之父陈子桥所建。1927年和1932年陈少白先后二次亲自主持重修,改建为今天所见的布局结构。在陈少白故居的门前,有一座陈少白于1934年春兴建的水泥砌筑石桥,称为“白桥”,白桥与白园相通。白园既接故居,又临田野,门前流水,屋边鱼塘,树木婆娑,池台倒影,环境清幽。陈少白十分喜爱白园,间居乡里,多在此度过,晨起或练拳,或理花。陈少白曾亲笔书的对联“如此生涯十亩桑田百为稻,是真风水三分东北二分南”,立于白园外面。
清末其间,陈少白追随孙中山先生策动辛亥革命,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之一。故居占地130平方米,现为江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江门市外海镇南华里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3680 . 今天 1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江门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