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威庙在龙津路洋塘前街,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据道光《续修南海县志》载,仁威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历代多次重修、重建,其中清乾隆年间和同治年间都进行过较大的重修。乾隆年间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3进房舍,后两进建筑和东序是乾隆年间时增建的。
   现仁威庙广3路、深5进,另有东偏一列平房,主体建筑东西阔40、南北深54-60米,平面略呈梯形,占地22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沿着中轴线建有“头门、中殿、后殿,最后为后楼;左右为东、西序。门外有一对用花岗岩石雕刻的龙柱。
   头门面阔3间,进深3间9架,两山墙乘重,梁、枋、驼峰、雀替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麒麟等吉祥纹饰,遍施金彩,连檐板雕刻更是精细,吉样纹,戏曲人物雕刻得生动传神;墀头上的砖雕花纹,从残存的纹样上看,也是精雕细刻,独具匠心。顶为5山风火山墙,上盖碌灰筒,蓝琉璃瓦剪边。正脊是石湾文如璧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同治六年即公元1867年)字样。
   正殿面阔、进深3间,9架用4柱,风火山墙顶。前接勾连搭形式的卷棚瓦顶拜亭,屋面平缓,梁架做法别具一格:承托梁架的驼蜂、斗械,支撑梁?的叉手、托脚等砍削得精细、别致;驼峰分别雕成梅雀、麒麟、龙门等吉祥纹样;遍施月梁;明间两金柱间的跨空坊雕有八仙等人物,所有梁枋的底部亦雕有花纹、雕工精细。人物、动物的造型,栩栩如生。木雕上均施金彩,使整个梁架金碧辉煌,成为这座建筑的一大特色。
   第3、4进的建筑及两序的房舍,做工较次一等,而建筑式样及风格则与正殿基本一致。
   柱础造型各异,其形状有方形、从角形、也有复盆状;柱子有石柱、木柱;柱子的平面有方形、八角形、圆形、也有小抹角柱。庙内尚保存有碑记20块。正殿与头门是街道工厂的车间,后两进为中学校舍。
   1983年8月公布仁威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广州市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4732 . 今天 1 |
仁威庙旅游交通地图 (点击地图看详细大图) |  中山八路 华贵路 东风西路 六二三路 沙面古建筑群 陈家祠龙津西路 ■荔枝湾 荔湾湖公园南岸路 黄沙大道 荔湾路 珠江 珠江大桥东桥 珠江大桥西桥 珠江隧道 仁威庙■白鹅潭风情酒吧街 广州环城高速 芳村大道西 芳村大道中 ■醉观公园 广佛路 ■洲头咀公园 下九路 ■永庆坊 恩宁路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广州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