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中国十大MALL排行榜 |
[/b]
与天河城并列成为广州商业地产典范的中华广场位于广州市中心——中山三路与较场西路交界处,由广州兴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由其股东之一——香港昌盛集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成。
中华广场2000年正式开业,地拥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目前出租率达100%,日均人流量已达20万人次,逢节假日更是达到4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2... |
2006-08-04 09:54:33 |
|
看龙脊梯田赏黄姚美景 |
六天行程中游览了粤、湘、桂的山山水水,领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 |
佛山日报 2006-08-04 09:54:32 |
|
看龙脊梯田赏黄姚美景 |
六天行程中游览了粤、湘、桂的山山水水,领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
路线:佛山——清远——连州——江华——道县——资源——龙胜——桂林——阳朔——黄姚——贺州——怀集——广宁——四会——佛山
重温童年记忆
连州到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路况尚可,沿途风景秀丽。傍晚时分到达了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在一家超市门前,偶然遇见了二十年前曾见过的旧式磁带放电影场面。记得童年时,... |
佛山日报 2006-08-04 09:54:32 |
|
看龙脊梯田赏黄姚美景 |
后一班到达的游客了,刚停下车,马上就有几名背着篓筐的瑶族妇女围过来,要帮我们带路背行李,本来很幽静的山谷吱吱喳喳地回响着她们的声音。瑶族妇女一律穿黑色土布裙,上身着花衣服,头上盘绕着乌黑的长发,像帽子一样盘着,足可以晴天挡太阳,雨天挡风雨,粗重的耳环将耳垂拉出两个大洞,让人不忍细看。我们觉得瑶族妇女真伟大,男人在家带孩子,自己却在凌晨时分,还蹲在又寒又冷的山脚,为生活而守候。晚上在一家店里住宿,由... |
佛山日报 2006-08-04 09:54:32 |
|
看龙脊梯田赏黄姚美景 |
后,又再转入207省道,行走半小时后,就会有路牌指标黄姚古镇方向,路不算太难行,是沙石泥土路,但要翻山越岭,转得晕头转向。没来之前已听闻,黄姚的路不好找,找到后不好走,50公里的山路,走了两小时,越过一个叫将军岭的地方,突然间眼前豁然开朗,夕阳下的山岳美景一览无遗,被喻为最美最干净的黄姚古镇,就在山岳的拥抱中。
观看完黄姚日出,回到古镇上才早上7点,但已人头涌涌,一班群众演员在参加电影... |
佛山日报 2006-08-04 09:54:32 |
|
长假,厦门的庭院咖啡馆时光 |
闹市深处驻老屋
穿过闹市,在中山公园的附近,百家村的深处,藏着两个风格迥异、各有追随者的庭院咖啡馆。
“老别墅咖啡”在白鹤路10号,沿着石阶慢慢走进别墅,才发现这里藏着风景。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红砖老别墅,布置得很有异国情调,珍贵的米兰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工艺品,音乐隐隐约约,听得见鸟鸣,伸出手去,似乎可以摸到巷子里那几棵树的叶子……
“第六晚咖啡馆... |
海峡导报 2006-09-26 |
|
国内20城市的最佳旅游季节 |
济南旅游四季皆宜,但欲观闻名的趵突泉一般应在2~3月和7、8、10月;如到附近的泰山游,以4~11月为佳。冬季要有积雪时,景色才出奇。
... |
网易旅游 2006-09-26 |
|
国内20城市的最佳旅游季节 |
黄山
黄山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1月平均温度-3℃,最高温度0.6℃,最低-6.2℃;7月平均温度17.6℃,最高温度20.5℃,最低15.3℃。
黄山一年四季皆宜游览,景色各异,特色诱人。山脚和山顶气温相差大,要注意备足防寒衣物。特别是冬天观雪景。
... |
网易旅游 2006-09-26 |
|
国内20城市的最佳旅游季节 |
兰州
地处中国地理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地处山间盆地,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独特气候。1月平均气温-6.9℃,7月为22.2,最低气温在-13~-16℃之间;7、8月平均最高气温29.2℃,秋季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22.1℃和10.7℃;冬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8.2℃。年降水量328毫米;无霜期179天。
兰州旅游四季皆宜,3-9月最... |
网易旅游 2006-09-26 |
|
国内20城市的最佳旅游季节 |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气温多在7-18℃,但昼夜温差大;峨眉景区随海拔不同垂直温差大,低山区与平原无大差异,中山区较山下低4~5℃,高山区则比山下低10℃左右;甘孜地区的四姑娘山,5月及12、1、2月为最好季节。12、1月平均温度-2℃,7、8月为12℃,5-10月雨水较多。
贵阳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月平均气温不低于5℃,七月在25℃以下。无霜... |
网易旅游 2006-09-26 |
|
广东:独爱封开 古朴神奇 |
幻想在山谷中席地而睡,与朗月星辉相拥入眠的美梦今日在封开得到了实现,让公式化的旅游行程,增加了许多不同的乐趣。粤西地区首家生态酒店——龙山奇境酒店的出现,令你不再需要通过野外露营这种“劳其筋骨”的方式来与大自然对话。
这家准四星装修的生态酒店,融合在“广东桂林”龙山的青山绿水间,是一座以生态景观为主题的度假酒店。酒店的外观沿用了清新典雅的设计风格,在建筑材质上广泛使用石料、木料等天... |
信息时报 2006-09-20 |
|
广东:独爱封开 古朴神奇 |
花岗岩的“天下第一石”大斑石一石成山,雄伟壮观,这块完整无缝的巨石据说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石头;砂页岩的“广东张家界”千层峰峰体层叠无穷,神气俊逸,这种地质地貌和湘西张家界是一模一样的,在广东可谓独一无二;石灰岩熔岩的“广东桂林”龙山溶洞洞外是青山湖水相辉映,洞内则是鬼斧神工,变幻莫测。钟乳、石笋、石幔、石花等自然造化成为了最好的天然背景,精彩奇妙的中国首个主题溶洞梦多奇在此诞生,梦幻风车谷、阿里巴... |
信息时报 2006-09-20 |
|
广东:独爱封开 古朴神奇 |
2.物华天宝美味荟萃
杏花鸡、莲都山羊、贺江河鲜、山水豆腐以及各种土生土长的农家蔬菜,是封开最为驰名的地道美食。杏花鸡位列“广东三大名鸡”之一,皮薄脆口,肉嫩骨香。莲都山羊是羊肉中的上乘之品,肉质细腻,可与海南东山羊媲美。贺江青青河鲜美,从中国最清澈的河流贺江游来的活鱼,味道之鲜甜远非一般水产可比,其中尤以青竹鲤最负盛名。(信息时报)
... |
信息时报 2006-09-20 |
|
“十一”在家的N种“过”法 |
10月1日、2日的下午,“一家欢”家庭趣味游戏节将在中山公园内准时登场,这是一场中外家庭欢聚的盛会,也是一场中外家庭竞技的比赛。整体活动将分为竞技、体验、展示三大区域。在黄金周,携全家一起同乐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竞技区里,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在游泳池里徒手抓鱼。“混水摸鱼”后,爸爸们将迎来考验,“背妻携子”不仅比速度、比耐力、比巧劲,更是爸爸们的搬运动作秀。接下来将是全家大考验,妈妈们用脚往背后... |
上海金融报 2006-09-20 |
|
“十一”在家的N种“过”法 |
其实,“十一”出游未必非要远,上海近郊也有新体验。
佘山,位于上海西南古城松江境内,上海唯一的山林风景区,绝对是个绝佳的旅游去处,九峰十二山逶迤起伏十余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荟萃,享有上海之根、世外桃源的美誉。
当然,你也可以乘着来佘山,一睹天下第一斜塔———护珠宝光塔。该塔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79),为佘山乃至上海的一大奇观,塔七级八面,高20余米。塔身虽小,但屹立山间,奇峻挺... |
上海金融报 2006-09-20 |
|
“十一”在家的N种“过”法 |
9月21日至10月7日,龙华旅游城将举办舟山海鲜美食周,更是虾、蟹、鱼众多海鲜吃不停。
读好书
书是我们心灵的慰藉,长假期间,你可以好好来一顿心灵大餐。在此,笔者为您推荐了几本好书。
爱情小说素来是女子的最爱,享有“文字女巫”之称饶雪漫的新书《蝴蝶来过这世界》,语言优美,情节动人,风格多变。多次登上全国各地畅销书排行榜。全书共有十二个小故事,描述当代年轻人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 |
上海金融报 2006-09-20 |
|
“十一”在家的N种“过”法 |
其中有玛丽娅·亚历山德罗娃、娜杰日娃·格拉乔娃、玛丽安娜·雷日金娜、杨·戈多夫斯基、弗拉基米尔·涅波罗什尼等众多芭蕾明星。将为上海芭蕾迷带来《胡桃夹子》、《斯巴达克》、《唐·吉诃德》等芭蕾经典片段,使观众近距离了解俄罗斯文化特色,欣赏到地道纯正的俄罗斯芭蕾。
... |
上海金融报 2006-09-20 |
|
“武汉民间消费地图”① 带你去吃“迷踪菜” |
傍晚,可在湖边摆上桌椅,在微酸菜肴的陪伴下,看太阳落山。
该餐厅菜价偏高,4人消费,人均50元左右。另外,这里不提供白酒或普通啤酒。
评价:菜肴不错、价格偏高、环境优美、交通不便推荐指数: ★★★★
... |
武汉晨报 2006-09-19 |
|
“武汉民间消费地图”① 带你去吃“迷踪菜” |
[b]铁棚飘香鱼 [/b]
铁棚飘香鱼是一家川菜馆,位于武昌水果湖洪山侧路张家湾小区门口,地方不大,十几张桌子,但生意却很火红。
他们的拿手菜是“飘香鱼”,一个小锅只要25元,够4个人吃,新鲜的草鱼配上四川独有的豆瓣酱和辣子,一个字:爽!
如果再加3元,就可来一份肥肠飘香鱼,肥肠口感爽滑,没有异味,反而融进了鱼肉的鲜香。
... |
武汉晨报 2006-09-19 |
|
“武汉民间消费地图”① 带你去吃“迷踪菜” |
一般推荐指数:★★★★
郊外松滋鸡
俗话说吃鸡要吃活鸡,味道好还不塞牙,位于吴家山六支沟的“松滋鸡”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这里有4家店,做法一样,味道一样,连价格都相同。
主料小公鸡都养在店门口,5元一斤,大小随你挑,挑好了就现杀,大概等上20分钟,一锅香喷喷的松滋鸡就上桌了。
鸡肉很嫩,就连腿肉都不会觉得塞牙,味道很重,加了很多豆... |
武汉晨报 2006-09-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