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牛山森林公园位于肥城市西北部,北临长清县,南靠泰临公路,东临济兖省道,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牛山森林公园山青水秀,林茂境胜,缝峦如削,峭壁若屏,有老鹰石昂立于崖 ,卧牛石平卧山顶,老母石稳立山溪,同时有獐猴崖十八盘跑马岭等险景,是大泰山旅游区内一处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园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唐朝古刹—资圣院,明朝修建的无木建筑—八角形文昌阁,以及牛山寺、三清殿等,其中尤以穆柯寨最为著名,号称山东第一古寨。由牛山往西为陶山,陶山风景秀丽,山势险要,名胜古迹众多,现存有范蠡墓、西施隐居处、栖幽寺、唐仲冕母墓及大量的范蠡西施文化遗迹,尤其以七十二洞闻名,古有陶山七十二洞,洞洞出妖精之传说。     [穆阁寨] 据史料和牛山森林公园出土碑文记载,此寨历史悠久,相传为北宋时期穆桂英及其父穆羽,因不堪忍受枢密使王强的迫害,挂冠归隐回到故乡,见其地势险要,林密沟深,于是招兵买马,构筑山寨,在此避祸。周围有许多跟杨家将、穆桂英有关的村名、河名,也曾为黄巢寨,后太平天国起义军之一部曾驻扎于此,故此寨保存颇好。寨内原有木制结构阁楼,又名木头塔,故名穆阁寨。蜿蜒曲折的穆阁寨,现存宽约两米的寨墙3600米,高约6米,石拱寨门三座,整个山寨占地约380余亩,寨内现存兵营、哨房、中军大帐及后勤供应遗址100多处,并有石碾,石臼。在其正南方远远观其山势,但见树高林密,古寨隐约,杀气叠现,可谓雄风巍巍,大有虎龙盘踞之势。     [点将台]在穆阁寨中心位置,有一处高十多米的巨石,巍然耸立在茫茫松林中,相传为当年穆桂英点将之所,该石上面平整,中间因雷击风蚀开裂,其东北角有石梯可攀登至顶。     [招军石]穆阁寨西南门要塞内,有一处高约四米,宽月两米,经人工雕凿了的石屏,威武的耸立在路旁,似有招兵收将之意。     [夕阳降石门]出穆阁寨西门约300米的地方,有五块巨石相垒而成的天然石门,封住了进寨的道路,中间只能容一个人低头弯腰而过。石门两边为峭壁陡坡,地势险要且此处是西路进寨的必经之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此处观看夕阳降落石门的景观,别有一番乐趣。     [文昌阁]建于初入牛山的河中一石岗上,该石岗原名文昌峰,为正八角形,高7米,宽4米,无檩梁,全部用青砖砌接而成,工艺精细。文昌阁建于清乾隆初年,现保存完好。一九五八年在文昌阁后修建了水库一座,名为文昌阁水库,库内碧波荡漾,库边柳丝轻扬。     [资圣院]为佛教寺院,始建于唐代,宋时,宋真宗泰山封禅路过于此,赐名牛山为郁葱山。元、明、清历代均有修建或重建,为牛山寺院中规模最大一处。原建筑沿一条中轴线先后建有“天王殿”、“佛爷殿”、“大雄宝殿”,并建四柱亭式钟楼。后殿内原供奉佛祖,明成化七年重修后改供奉观音菩萨,整个资圣院建筑于七十年代拆毁,现仅存千年古树十四株及数块残碑。     [牛山寺]位于牛山林场场部附近,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扳一道重修,供奉观音、王母。主殿长11.9米,宽7.2米,高7米,建筑形式为硬山式,前有抱厦,内有大理石石柱八根,浮雕有各种龙、凤、鸟、人物及多种书体的楹联,梁栋上彩绘有龙、麒麟、人物、金鸡富贵图。东西墙壁上各绘有四幅山水壁画,为牛山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物。     [三清殿]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主殿全部用条石相砌而成,圆锥顶,外层用白灰抹缝,东依山势,西傍小溪,北靠悬崖,每当雨季,此处松柏滴翠,瀑布斜飞,山花烂漫,实为静修静养之地。     [同川书院]系明佥都御史李邦珍于万历三年告老还乡后,因恋少年读书之...[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