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6月22日讯】经过一年的改造,千年黄埔古村重现旧貌雏形(见下图,黄集昊摄)。21日,广州海珠区通报一期工程修复情况,用村民的话来说,“改造后的黄埔古村让人很震撼”。
2002年黄埔古港遗迹和黄埔村早期建筑被定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5月黄埔古村启动古村改造工程,规划保护范围约18.60公顷,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此次修缮工作共分两期,对村内13栋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其中一期修缮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的古建筑已经测绘完毕,并已出具古建筑修缮方案报专家审定。“要凸显黄埔古村的文化底蕴,必须把它的文化资源连成线,甚至连成片。”海珠区更新办主任黄锦荣介绍,黄埔古村第一个做的就是抽疏保旧,把一些重要的节点中一些后来新建的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进行置换,把文化的东西凸显出来。
在一些连片的古建筑群中,偶然也会发现几间未经翻修的旧屋。黄锦荣说,这是坚持不愿抽疏拆房屋的村民住宅,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完全尊重村民的意愿,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把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保留下来。
完成抽疏的黄埔直街恢复了古村商业街的原始风貌,沿途商铺统一修了古典木门,楼层控制在3层以下,高度不超过10米,色彩将以灰色调为主,室外道路保持原有的青石板路。
在对历史文化古建筑修缮过程中,严格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的“四原”原则进行修复,全面保留黄埔古村古朴的建筑风貌,尽力还原这一处具有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港口特征的古村风情。李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