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誉为“顺德周庄的逢简古村”位于顺德杏坛镇,古村四面环水,古风犹存,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古朴得名居临涌而建,依河成街,轻舟往来。
   逢简近古经济繁荣,早在西汉,逢简人已达到相当高的农耕文明程度,南宋以后,更是这中原移民的避战居住地,清朝中叶以后,逢简因水路交通发达和养蚕丝织业的兴盛而逐渐繁荣。清朝末年达到鼎盛,人口上万,有3个缫丝市场,300多张织布机,产业工人1500余人,号称“小广州”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昌盛。小小村落出了不少进士、举人,曾有一家8个秀才3个翰林,出了不少当大官发大才的人。同时逢简人也不忘回家乡盖祖屋修桥修祠堂。因此,逢简曾有37座桥梁、33个坊、78间祠堂、32间审宇。时至今日,其中一部分仍完整地保留下来“古桥”是逢简古文化代表作。两桥均为宋朝逢简人李修仕所建,是当今区内最有名的古桥。村内保留至今的多处古建筑、古桥梁、古树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积聚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古村四面环水,古风犹存,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比较安静,走到这里,你会觉得心情凉爽,以水道为界的逢简,其河流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村里的河岸两旁,古榕、焦琳、石榴等林木一字排开,河道步道一侧由居民、宗祠等乡土建筑组成的聚落群体。溯河而上,周边桑基鱼塘,一派水乡风光。 逢简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建于不同年代的桥,形态风格自然也迥然不同。其中最有名的是明远桥、巨济桥、金鳌桥。明远桥是中国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桥之一,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桥拱成纵联砌置法,红色砂岩结构。全长25.1米,顶宽4.6米。桥栏石板刻有各种图案,桥两边柱头雕有石狮子,为了方便马车通行,桥面的石级砌成坡形。 巨济桥亦建于南宋宝庆年间,雕花石栏精美秀气。最值得一看的应是村口那座红色的单孔石拱古桥-金鳌桥,金鳌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可谓短小别致,整个桥身是用红色石料砌成,传说该桥是据康熙授意“尔亦可返乡建一桥”,故取禁宫内御花园水池中的“金鳌玉蝀”之名。 逢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小小村落出了不少进士、举人,曾有一家出了八个秀才,三个翰林。同时,逢简人也不忘回家乡盖祖屋。修桥、建祠堂,所以,古祠也就成了具有逢简特色的一大景观。 逢简的古祠堂林林总总,大多数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刘氏祖祠、梁氏祖祠、李氏祖祠是封建较具规模和影响的祠堂。有村中“第一祠堂”之称的是有600余年历史的“刘氏大宗祠”,气势不凡,占地面积甚大,依稀可看出它在过去岁月中的辉煌经历。刘氏祖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主建筑为三进结构,分为首座、中堂与后座,地势呈前低后高,寓意代代高和三生万物之道家思想。首座东西设有钟、楼及乾、坤二门。梁氏祖祠建于光绪年间,砖、木、石结构犹为精细,灰雕工艺精湛,是逢简村祠堂保存尚好之冠。这些古祠不论建于哪一个年代,都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来逢简,不能不去瑞昌楼。瑞昌楼是一座百年老楼,除了美味,最吸引人的是它的金牌匾。精美的牌匾金光灿灿,其上雕刻着“中秋月饼”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下面是一副“加官进爵,一品当朝”的对联。从瑞昌楼出来,走在逢简窄而悠长的石板路上,依河而建的街衢,临水而筑的民居,尤其是那些残旧的木门,生锈的铁环,总让人以为自己是漫步画中。一样的白墙墨顶,一样的舟影波光,古老朴素的宅院随处可见,顺着高深的屋壁向上望去,小小的天井中阳光在缓缓地移动,似流金般洒在了斑驳的墙壁上。 |
逢简古村出行交通攻略 | 自助: 顺德客运总站换乘381或391至杏坛镇(杏坛大酒店或交通中心下车3元),然后。 1、转383到逢简礼堂下即是,2元。 2、坐当地三轮蹦蹦的(有逢的后三轮车,后箱可座两排)可到逢简村。 3、转385A/B到古粉村下,徒步15-20分钟到。 4、杏坛交通中心距逢简路程约4公里,徒步约需1小时。 | 公交查询: [逢简] [古粉]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无门票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7104 . 今天 5 |
逢简古村旅游交通地图 (点击地图看详细大图) |  ■逢简古村 ■杏坛镇 ■杏坛大酒店 ■古粉 ■罗水 南国西路 S112 百安公路(S268) ■觉妙净院 ■古粉爱日桥 ■大金山森林公园 ■象山森林公园 西江 顺德快速干线 东海水道 七滘大桥 ■甘竹滩电站历史展示馆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佛山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