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汀州文庙,位于汀州镇兆征路20号。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历经明、清、民国几次修茸。是汀州所属八县推崇儒教的重要古遗存。现属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即孔庙,亦称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但各州县多统称文庙。
   汀州文庙始创于宋咸平二年(999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闽西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建筑最堂皇的文庙。据《临汀志》载:宋真宗咸平二年创至圣文宣王庙于郸江门内横街;宋仁宗天圣中,迁州东横冈岭下;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郡守郑强移至今址,郑强亲自定址,周密计划,组织设计施工,在不扰民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动工兴建。竣工后的新文庙“大成殿岿然中峙,缭以两廊,分列六斋,正录直学以下各有位”,并且根据“庙与学合”的唐制,在大成殿后,建明伦堂(讲堂),堂之后建藏书阁曰“稽古”,其后绝高处建阁,比起老文庙来,规模更加雄壮。是科,汀州府一科中进士的多达四人,此后长汀县中进士的计有赖遂良、李汝明、欧阳旦、杨方等人;至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9年),郡守罗勋重修;继而郡守赵崇模又在郡学门右建朱熹、杨方二先生祠,在学左有文昌庙;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郡守戴挺,教授张实甫认为庙、学混在一起不好,相中左边广阔的射圃地另建郡学,使庙、学分离;宋理宗开庆初,郡守胡太初以为建筑已旧,下决心要大规模更新一番:首先对大成殿、御书、稽古二阁,明伦、芳桂二堂,都增高辟广,石柱梁栋极为雄伟,同时还重书稽古阁匾,改芳桂堂名为“致极”,取《中庸》“致广大,极高明”之义,并创祭器库,对禄位、斋舍、门庞,依次修整,还浚井(即府学阴塔)开渠,凿深浮池,将木板桥改建成石桥,于是美仑美矣,焕然一新,跟从前大不一样。
   此后,汀州文庙又在历朝历代得到不同程度的修整或补充。其中明朝有:明永乐八年知府宋忠重修;弘治元年知府吴文度重建权星门、省牲所,堂前仪门五间。书楼七间,弘治九年吴文度重建桥道石鼓;正德二年知府蔡余庆在殿后偏西处建乡贤祠,在殿前偏西处建名宦祠;嘉靖五年通判毛公毅、杨太古重建权星门,嘉靖十年,嘉靖帝下诏书,改塑像为木制的神主牌位,嘉靖二十七年郡守马坤重修。据杨显为这次重修作记所述,将府学门北边的浮池,石桥移至戟门之南。将圣殿之北的名宦祠移至东庞之南,与乡贤祠相对。又在外门的东、西两边建“乐育”、“累征”二座牌坊。在正东建祭酒张显宗(汀州府...[展开阅读] |
汀州文庙出行交通攻略 | 长汀公交1、2、9等到县政府站下即到。 | 公交查询: [县政府]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龙岩市长汀县城兆征路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667 . 今天 1 |
景区地图指示 |  汀州文庙 汀州文庙
龙岩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龙岩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