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寺位于宜良县汤池镇涌金山。相传寺内供佛象万尊而得名。创建失考。明嘉靖间(1522-1566)谪戍云南的杨升庵已作诗《万福寺》咏之,云:"寺临飞鸟外,楼出挂虹端。山翠沉云暗,湖舟染雨寒。因阿凿户牖,依石构赞元。双树蝉栖稳,一花人折难。阴霞仍半没,晚霭试横看。攸对登高赋,仙毫点笔澜。"
天启六年(1926)立《建殿宇铸圣像施常住碑引》,今存。
清乾隆《宜良县志》跋语者马偶步杨升庵先生原韵作诗咏《万福寺》。乾嘉间邑名士陈达诗咏《万福寺》云:"一山都是石,直上似登楼。树杪檐层出,岩端路曲周。云连千嶂晓,天朗半湖秋。偶入长廊坐,僧贫院更幽。"
道光十四年(1834)三月初三日地大震。万福寺庙会演戏剧,戏台崩塌,优人压毙。寺院亦倒塌,后于咸丰初年修复。
光绪三十四年(1908)恩贡生李正香等禀请当道,禁止"三月三"迎佛演剧,旋奉批准,勒碑遵守。
民国九年(1920)恢复迎佛演戏传统庙会,远近县乡赴会者万人,热闹非常。
民国廿年(1931)清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应汤池李氏邀请往游万福寺,题书碑一方:"无上菩提"。里人李荆石镌立。今存,至其时,该寺计有山门、天王、观音、地藏、正殿等四合五天井建筑,又有土主殿、戏台、望海楼等,有大小数百尊铜铸佛像,大钟、大鼓、木鱼齐全。并广有善信施予寺产田地,俗称和尚田、和尚地。民国23年(1934)住诗方丈园寂后,众僧逐渐返往各方或还俗营生,寺产转为办学基金,统归宜良县第五区校董会管理,用为办教育经费。民国35年(1945年)万福寺由校董会设置为明湖中学校址。
1950年,"三月三"庙会停办。万福寺列为汤池小学校舍使用。1955年合作化,万福寺列为铁工厂厂址,随这土主殿、厢房、戏台均受损坏并拆除。1958年9月万福寺改列为宜良第四中学校址,旋又为汤池小学,直到70年代寺院列为危房,汤池小学搬出,万福寺关闭大门。其中,县市文物部门曾作实地勘察,发现涌金山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红陶残片、碳化合粒及大量贝丘等文化遗物。
1986年6月17日经中国佛协云南分会批准重修,得各级支持成立万福寺修建筹备小组,又得地方父老各界人士资助,修复一新,成为佛教活动中心。1987年7月,万福寺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2年(1863)由汤池洪李二氏后裔所立...[展开阅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昆明宜良县汤池镇涌金山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2400 . 今天 2 |
景区地图指示 |  宜良汤池万福寺 宜良汤池万福寺
昆明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昆明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