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蒙山北支沿关河西岸北行,称大黎山。至盐津县盐井镇西南约20公里处,异峰突起,称老黎山,海拔1941米,山上有古刹,名飞来寺。"黎山古刹",是盐津县也是滇川边区的风物胜景。乾隆《云南通志》记:"黎山在大关厅北百五十里,竹树蔽翳,鸟道崎岖,行旅不见日色。"1946年,著名学者陈一得为纂修《盐津县志》,攀登老黎山作实地考察,留下了一段纪实文字: "自县治北行五里之盐井坝渡河上,越漆树湾,即见一山,高与云齐。复行六七里,溪流汩汩,田亩纵横,即为山之麓。沿坡陀上,气候略变,人行喘息亦急,渐入鸟道。攀缘上涉,经马颈子,越大崖坪,丛筇蔽径,荆棘拂人,曲径崎岖,阴森可畏。旋至一庵,檐飘落叶,壁满苔封,后穿林薄,竭力上登,径路稍阔,渐觉开朗,老黎山顶已在目前矣。……四顾,树木拳曲,身躯臃肿,屋脊低覆,木被苔藓,迥与山下异,因多风雾之故。一览众山皆小,数百里岭脉罗列,尽在目前。" 陈一得是云南近代气象、天文、地震学的先驱,治学严谨,建树颇丰,所记登老黎山文字诚信可征。只可惜以自然科学家的眼光、思维,行文状写老黎山,强调了逻辑思辨的意旨,淡化了审美观照的情趣。 老黎山孤峰峭拔、凌霄直上于关河西岸。寻径攀缘入山,层峦叠翠,林泉幽深。主峰下有飞来寺,始建年代不详,寺壁嵌有明朝天启七年(1672)"马湖界碑",是滇川边区建置、治域变迁的重要实证资料。主峰顶上,民国初建有黎山圣母庙,庙宇三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每年农历二、六、九月的十九日的庙会,朝山观光者摩肩接踵,络绎于途。主峰西南,毗邻大关县地,丘岗叠起,沟谷纵横,翠竹参天,怪石林立,时而弥天大雾,时而山岚如轻纱白续缭绕其间,俗称乱山子,人人其间,不辨东西南北,绕行半日,仍在原处,故又有"八阵图"的雅号。有持重者,进了"八阵图",只选可心处休想,留连于山光云岚,寄情于修篁竹韵。瞬间,风吹雾息,灼灼天光折射、掩映,幻化出万千景象,如佛光、如霞辉、如霓虹,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大自然玄妙无穷,为大黎山披上了一层神秘、魔幻的面纱。山的东面,是无涯无际的竹海,竹海中四时花卉不绝,姹紫嫣红,争奇斗研;羚牛、野猪、黑熊、岩羊、麂子、画眉、相思鸟等飞禽走兽,悠然自得,嬉戏其间。 大黎山逶迤西行,又一奇峰突起,山体状似大佛,称大佛山;主峰形若金鼎,称大宝鼎。主峰东向,有狮子山、金马山、老龙崖、玉麒麟;南有二宝鼎、南极崖、梯子崖、灵官崖、四方山;北有云华山、化佛岩、五老岩、画匠岩、金钱窝;诸峰攒聚,各有各的姿态,各展各的风采。群山之中,筇竹跨谷越岭,四时苍翠,如碧海绿波,一望无际。云华山海拔1924米,清嘉庆六年(1802)建雷音寺,是滇川边区著名寺庙,每年六月,朝山拜佛者不绝于途。天气晴明,登临绝顶,可远眺数百里外大凉山拱卫于西北,川南盖顶、石城诸山隐约云际;西望,则千崖万壑,如波翻浪涌,迭起迭落,颠连数十里,与大关毗邻。 大黎山有乌蒙山磅礴千古的气势,得朱提江清流跌宕的韵致。大黎山山奇,一山一模样;石奇,一石一情态;峰回路转,入眼皆是翠竹、红花、白雾、绿水。然而,大黎山之美,美在气势,美在巍峨中的隽雅,峥嵘中的抚媚。名山胜景,若更多几分文人点化的翰墨气韵,则"名"之为名,"胜"之称胜,益增光彩.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昭通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791 . 今天 1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昭通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