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虎岭主峰海拨220多米,是海南岛民东北部的第二高峰(次于铜鼓岭),自古誉为文昌名山之一。
抱虎岭南北走向,山势狰狞,整个形貌似巨人抱着一只老虎,南为岭头似虎首,北为岭尾似虎股,中间顺势弓形下弯中有小处隆起,状似巨大骑虎腰抱虎颈。岭岩临海挺拔,气势磅礴,似斧削般俊奇,山上怪石嶙峋,悬石叠岩慑人胆魄。特别是那巨大的老鹰石,似坠似飞,而又稳伏于山岭之东,呈现出捕虎壮士的坚毅和雄姿,充分展示了自然造物之伟大。南北两峰互相比衬,北看海涛,南观日照,一俯一仰,各具奇态。岩缝石谷,树木繁茂,绿冠成荫,山花进驻卉,四季争妍;山乳、山蕉、山竹、牛蓑(栗子),麦旦(海南土音)、赤兰、野榄等野果按季结出,四时均有采摘,故岭下有童谣;"饲牛小孩不该饿,吃了山乳又吃蕉;吃了牛蓑到麦旦,吃了赤兰才知完。"岭西,两道山涧潺潺流下,分别流向岭脚、抱肖两村之东,涧水源于崇岭内部花岗崖隙,长年泉水叮咚,水质清甜。岭南脚下有一明月般水泊,据说是虎饮水之地方,1960年修面南岭水库,水面更加广阔。抱虎岭东北有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小山峰,乡人称之:"观音岭"。据古书记载,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50年),琼州地震,铺前73村被震陷,抱虎岭随之增高百多尺,传说因抱虎岭增高后触及雷公睾丸,雷公将其打断一截,断峰落于岭之东北,成一小岭,即今之观音岭。
抱虎岭和观音岭貌离神合,古来被视为一大风水宝地,明清以来,均有道僧在这里炼丹修道,现在尚保存较完整的炼丹庵和古碑群。抱虎岭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野猪、刺猬、狐狸、黄[犭京]、穿山甲、蟒蛇、坡马、山鸡、白面鸡、松鼠等几十种;植物资源,除树木野果外,还有毛山薯、淮山药、红藤、白藤、山姜、金银花等好几十种。附近村民自古以来就有采药和狩猎的习惯。古传"海南自古山无虎",而此为何以"抱虎"为名?这里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远古时候,海南岛和大陆相连,尚无海峡隔开,那时五指山中藏着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老虎,经常进入村寨伤人,不知伤害了多少人命,百姓只好携儿带女出走他乡。此事被镇守五指山外城邑的李观音将军知道了,他决心上山打虎,为民除害。一天李将军带着几十个勇士,全副武装上五指山。他们在山在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找到虎穴。李将军指挥勇士们拉开连势,包围虎穴。当老虎从洞中出来,李将军一声号令,弓箭齐发。老虎身中数箭,狂啸着冲出包围圈,向山下逃去。李将军带勇士们跟...[展开阅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文昌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425 . 今天 5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文昌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