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比北京紫禁城还大的古城——咸丰县唐崖土司皇城,是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城遗址,是土家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缩影。 这座皇城遗址镌刻着恩施延续400多年的土司制度的兴衰,凝聚着土家人高超精绝的建筑雕刻艺术,隐蕴着恩施土家人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储存着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信息。 占地1500多亩的唐崖土司皇城位于距咸丰县城30km的唐崖村,始建于元朝末年(1346年),当时的元朝中央政府对湘鄂僻壤鞭长难及,遂在此设立唐崖司,封当地土司为“土王”代为管理。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共389年,它的鼎盛时期是“皇权”世袭到18代覃鼎手里时,彼时是明末,覃鼎因征渝有功,军威显赫,明廷赐皇命四道,将他功升宣抚使司,行参将事,赐建大坊平西将军“帅府”,建功德牌坊,皇帝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以示嘉奖。其妻田氏也被诰封武略将军零夫人。此时覃鼎实际统治着鄂西南、渝东数千平方公里的地盘,位列恩施18土司之首。 唐崖土司城遗址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m2,拥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存钱库、牢房、书院、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等设施。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兵燹,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 咸丰土司皇城与覃鼎的地位相配,“土皇陵”可谓耗资颇巨,气势不凡。虽全是用当地石料建造,看起来却更像是一所仿木结构的行宫,带有雕刻的小格窗、屋檐、筒瓦及可以开合的石门,窗眼的钱纹图案、室顶的花卉雕饰以及石雕的麒麟小兽,均彰示着墓主人显赫的地位,同时也显示着当时土家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 唐崖村南,是湍急的唐崖河。河畔高台上的罩马亭是司城遗址中的精华。这里原是桓侯庙(张飞庙),桓侯庙多次遭受劫难,殿毁庙坍,只有一对石人石马保存完好,1979年湖北省政府专门拨款修了这个罩马亭予以保护。 唐崖皇城的另一处文物精华石牌坊矗立于土司皇城 正中央。牌坊高6.8m,宽6.3m,四柱矗立,前后为高两米半的石鼓护柱,石鼓前有一对石狮。正刻“荆南雄镇”,背刻“楚蜀屏翰”,为明天启三年(1623年)嘉靖皇帝为表彰土司覃鼎在土家军队被皇帝征调作战中战功显赫而赐予的。 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高44m,冠幅225m2,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方,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带,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如今,附近生活着普通的土家族人家,残垣断壁正好成了农家菜园的围障,辉煌已然过去,只有秀丽的山水还见证着令人惊叹的今昔。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恩施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582 . 今天 1 |
景区地图指示 |  唐崖土司皇城 唐崖土司皇城
恩施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恩施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