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朱祥曾因协助江苏巡抚周文襄公,修建宝带桥有功,授予他官职,朱祥不愿为官,决志归隐,引疾家居,一时达官敬重之。周文襄公、吴匏庵、赵半江、莫鲈乡俱有赠诗,莫又为之记。晚岁益遗世务,日与邻翁野叟徜徉山水间。     耕乐堂是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前宅由门厅、正厅、堂楼,后园由荷花池、三曲桥、三友亭、曲廊、鸳鸯厅、燕翼楼、古松轩、环秀阁和墨香阁组成,园西还有西墙门,可通郊外,是典型的明清宅第。占地4268平方米(六亩四分)。初建时,共有五进52间,后历代兴废,已非原制。现有三进41间,有楼、园、斋、榭、厅、堂、楼、阁。     前宅第一进是门厅,露门五间,前置褐色木门和竹丝门槛,庄重朴实,第二、第三进均为堂楼,前堂楼高大宽敞,后堂楼相对底矮,但楼层仍显得高爽明亮。     前堂楼为第二进,是三明两暗五开间,门厅与前堂楼之间有天井相隔,南北两侧均有二间厢房相连接。后堂楼为第三进,亦为三明两暗的五开间,上为房间,下为厅堂,前后堂楼之间有二个天井,二天井之间有门楼相隔,门楼与后堂楼南北两侧有厢房接连。厅堂较低矮,楼层较高爽明亮,堂楼与厢房接处均有辅檐折绕,上有坐槛“吴王靠”。楼为硬的顶,山墙外作仿木砖博风,前檐步柱包方抹角,此形制,为清代所建的仿明建筑特征。     耕乐堂有4座门楼,各进房前都有天井,天井东面均有门楼。正门后第一座门楼上是“乐善家风”四字。前楼后面为第二座门楼,中间是“耕乐小筑” 四字,上方有“五鹤祥云”浮雕,下部还有蝙蝠、葡萄、竹等雕刻。北面前进为第三门楼,刻有“耕读传家” 四字。后进为第四座门楼,中间是“竹苞松茂” 四字,上方有“暗八仙”图案,下部还雕有夔龙、百吉等图案,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的深浮雕。     花园由回廊与大门北侧的备弄相接,备弄中墙上有8只灯龛,供备弄照明。园中间有一荷花池,池上有三曲桥,池周假山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池南建有面阔三间的鸳鸯厅,四周以回廊相绕、隔窗将其隔为前后两部分,装饰陈设不尽相同,故为鸳鸯厅之称,鸳鸯厅亦为“花篮厅”。厅北贴水,面池皆为落地长窗。窗明几净,古朴典雅。该厅的屋顶结构架式,前后各一个轩廊,以鹤胜三弯椽相接,中间用大坡隔开,给人以...[展开阅读] |
景区名片 | | 详细地址 |  | 苏州吴江市同里镇 | 邮政编码 |  | | 景区门票 |  | | 开放时间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访量(PV) |  | 1787 . 今天 2 |
景区地图指示 |  耕乐堂 耕乐堂
苏州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苏州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