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岭南 传奇佛山 |
|
南海区 |
 | 佛山.南海西樵山旅游度假区 | 佛山市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毗邻香港、澳门。辖区面积1073.82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区政府驻桂城街道。户籍人口113.04万人,流动人口110.79万人,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40多万人。 南海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进城市,是“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区域技术创新示范城市”、 “广东省教育强区”。2006年,更跃上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五强之列。 南海名人 朱次琦(世称朱九江)、康有为、詹天佑、陈启沅、邹伯奇、黄飞鸿、何香凝、陈香梅、曾荫权 南海山水 南粤名山——西樵山,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樵山便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化,因此被称为珠江流域岭南文明的灯塔。 两江交错——南海位于西江、北江下游,境内河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西江、北江干流及其西南涌等9条河流,在境内总长180公里,水资源丰富。
在“广佛同城”的大环境下,打出了“广佛同城,南海先行”的响亮口号,做好了“广佛同城”的“排头兵”。 南海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进城市,是“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区域技术创新示范城市”、 “广东省教育强区”。2006年,更跃上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五强之列。[展开阅读] |
高明区 |
 | 佛山.高明现代农业生态园崇步中心区 | 佛山市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下辖一街三镇,全区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高明区东北隔西江与南海区、三水区相望,南与鹤山市相邻,西南与新兴市相连,西北与高要市接壤。荷城街道位于区境东部,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距佛山禅城区47公里,离广州市区68公里,西上肇庆市区64公里,南下江门市区65公里,距香港101海里,距澳门74海里;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08亿元,比2002年增长1.74倍,年均递增28.5%;工业总产值565.3亿元,年均递增36.9%;农业总产值21.33亿元,年均递增4.5%;出口总值6.97亿美元,年均递20.9%。连年进入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百强县(市)行列,综合排名由2002年度的50位上升到2005年度的36 位。 |
三水区 |
 | 佛山.三水荷花世界 | 三水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邻近广东省省会——广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深圳市、珠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三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高丘,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两大支流北江、西江与绥江汇流三水,三水也因三江汇流而得名。三水于2005年11月11日协办第七届亚洲艺术节(the 7th Asia Arts Festival)。三水位于广佛同城化的西北边界、广佛肇经济圈的中部,是佛山市与肇庆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城市之一;2009年10月,三水与四会市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大力促进广佛肇经济圈的拔起。
全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79%,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接待游客369.8万人,增长38.84%;组织国内、出境游141367人次,增长21%。 |
顺德区 |
 | 佛山.顺德顺峰山公园 | 顺德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中心,东连番禺,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市。顺德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户籍人口115万,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超过40万。
顺德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 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顺德四周岭环列, 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 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 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 4 至 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 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基塘区: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展开阅读] |
禅城区 |
禅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禅城获评全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位列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8名,荣获2022年度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二名。
【产业经济】禅城是佛山制造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打造了“中国建陶第一镇”“中国不锈钢名镇”“中国针织名镇”“中国童装名镇”等专业镇。近年来,构建以泛家居、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为支柱的第二产业,以金融保险、批发零售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4.7:65.3。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3.81亿元,同比增长3.1%.
【历史文化】“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古代佛山镇位于今禅城区祖庙街道,是明清“四大名镇”和“天下四大聚”之一。禅城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成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有祖庙、南风古灶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简氏别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石湾陶塑技艺等9项非遗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构建“一主、两核、三支、多节点”的岭南文脉轴线,打造佛山古镇、佛山美陶湾两张“金名片”。石湾镇街道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祖庙博物馆、南风古灶旅游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改革创新】禅城区率先探索推进“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区行政服务中心获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区社会综合治理指挥中心获评“2013-2016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正在探索推进的智慧化社会治理改革,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社区治理)特色基地”。
【城乡建设】禅城是全国率先探索“三旧”改造的地区之一,打造了岭南新天地等示范项目。近年获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9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致力打造精品城区,打造了文华-亚艺公园“城市中央会客厅”,推进博物馆之城、莲升片区建设,打造标志性“岭南文脉轴线”,塑造与万亿城市中心城区相匹配的城市形态功能品质。
【党的建设】现有基层党组织2500多个,党员4.77万名。城市物业小区党支部和村居纪检组织设立实现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