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广场 城市客厅 |
|
食在广州四季花城 |
|
从化市 |
 | 广州.从化石门红叶观赏节 |  | 广州.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  | 广州.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  | 广州.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  | 广州.从化溪头古乡村旅游区 | 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州市县级市。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花都市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 从化市属半山区。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最低点为太平的太平村,海拔16.3米。市区街口镇中心区(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内川流纵横,主要有流溪河、琶江河和莲麻河,年均水量22.7亿立方米。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从化人民配合国民党军队重创日军,遏制日军北犯,俘日官兵多名,击毙2900多人,击毁运输车百多辆,缴获大炮、枪械、马匹一批。 |
增城市 |
 | 广州.增城增江河 | 增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西距广州60公里,东距惠州80公里,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距深圳120 公里,水路距香港70海里。因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
增城自然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其中石灰石、花岗岩石、陶瓷土等含量较大。人均水资源居全省各市(县)前列,有丰富的冷矿泉和温泉。这里处于丘陵山地与珠江三角洲平原过渡地带,土地肥沃、山川秀丽。增城挂绿是荔枝品种中的极品,迄今400余年,享誉海内外;增城丝苗米驰名中外,“泰稷牌”丝苗米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穗珍牌”香丝苗米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增城旅游资源丰富。别具特色的荔乡风情和水乡景色美不胜收,历史悠久的何仙姑家庙、东南亚之最的盘龙古藤、西园挂绿、风台揽胜、百花崖影、古海遗踪、正果佛寺等众多的名胜古迹,让游人大饱眼福;裕达隆花园、高滩温泉及4个国际级高尔夫球场等旅游景点和设施,让游客流连忘返;百花山庄度假村、增城宾馆、挂绿宾馆、太阳城娱乐广场、紫云山庄以及一批酒店为游客休闲度假提供优质服务。还有派潭的白水寨,白水寨的白水仙瀑落差达428.5米,是我国大陆落差最大的瀑布,白水寨围绕白水仙瀑及奇峰秀色,建有9999级登山步径,总长6.6公里,19000多步,横跨三座高山,边接二大天池,号称“天南第一梯”,取“胜境寻仙”、“悠闲怡景”、“知难而上”、“勇士进取”、“登高揽胜”和“登峰如愿”之义,分“寻仙、怡景、知难、揽胜、勇士和登峰”六段梯,拾级而上尽览天南第一梯奇观,尽享休闲健身观光之乐,百般风情皆可体验。走过六段梯,登上9999,心想事成,强身健体,六六大顺,长长久久。[展开阅读] |
花都区 |
 | 广州.芙蓉水上世界 |  | 广州.花都红山村乡村旅游区 | 花都——位于广州北大门,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咽喉”。这里是“山川钟灵秀”之地,延绵起伏的峻岭,四季花开的平原,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组成一幅山水、田园、现代都市相伴的优美图画。 花都(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 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 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1960 年4 月划为广州市属县。1993 年6 月18 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2000 年5 月21 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区。
优越的自然环境 花都气候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18 种;东有流溪河流经,西有巴江河过境。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21.8 度,平均年降雨量1753.9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无霜期365 天,地下水位约在1.2-3.5 米之间,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为11.5 亿立方米,全区域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 花都全区面积969 平方公里,“三山一水六平原”。有近200 平方公里的山地,湖泊、水库众多,建有中小型水库17 座,知名的水库有芙蓉嶂水库、九湾潭水库、三坑水库、福源水库、集益水库等。环绕水库的是森林覆盖率高、林相整齐的秀丽山峰。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57.5 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9.7%,已规划有广东王子山森林公园、广州高百丈森林公园、广州九龙潭森林公园、花都蟾蜍石森林公园、花都福源水森林公园及花都丫髻岭森林公园等六个森林公园。
丰厚的历史文化 花都作为天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在风卷云舒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拥有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纪念馆、冯云山故居遗址等文物点,有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盘古王庙、炭步镇朗头村民居古建筑群、花东镇高溪村欧阳庄民居古建筑群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还有省内首屈一指的道教圣地圆玄道观。其中洪秀全故居是全国重...[详细] |
南沙区 |
 | 广州.南沙天后宫 |  | 广州南沙.蒲洲花园 | 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以南沙为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南沙地区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航空方面,周围有广州、香港、澳门等国际机场。 1993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 按照广州城市规划,南沙规划区范围包括广州番禺沙湾水道以南的所有地区,总面积约7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575平方公里。由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的南沙开发区范围包括其中的黄阁镇、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镇东南角、横沥镇、珠江管理区、万顷沙镇、番禺区围垦公司等区域,总面积约53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330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南沙地区将发展为集物流产业、邻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 南沙地区水网密布,湖塘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北部大多为农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区大多为围垦填地,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南沙地区依山环水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使南沙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南沙现已拥有南沙蒲洲公园、南沙天后宫、苏州水乡一条街、南沙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 历史 在南沙鹿颈村发现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和唐宋时期,文化层最深1.8米,其中以商周时期堆积最丰富。该遗址在广州地区为已发现的最大、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而在南沙开发区鹿颈村东侧发现的先秦遗址中的一座竖穴土坑墓,发现一副先秦人骨,保存完好,为成年男性,身高1.65米。这是广州地区已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先秦人骨。 《淮南子•人间训》记述秦始皇派遣五路大军经略岭南,其中“一军处番禺之都”,这说明番禺在秦以前已是岭南十分重要的地方,故秦经略岭南驻军于此。《战国策》载有这样一段话,楚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按,珠玑、犀、象等物产于岭南。春秋...[详细] |
番禺区 |
 | 广州.莲花山观音宝像 |  | 广州.番禺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 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口西北岸。属广州市。面积786.15平方千米,番禺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南海郡治。因处番山和禺山故名。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又将交州治所迁至番禺,遂为州、郡、县所在地。隋、唐、北宋时并入南海县。1949年后复设番禺县。1992年撤县设市。市北部为海拔50米以下低丘,南部为珠江冲积平原,地势由北、西北向南倾斜。主要河流有珠江等。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900毫米,年均温21.6℃。交通以公路和水运为主,番广、番顺、番石等干线公路纵横全境。珠江航运便利,通广州、港、澳等地。农业产水稻、甘蔗、花生、番薯等,为全国主要产糖地区。 番禺地图
番禺始建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重要港市,为历代通商口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番禺是广州“南拓”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是广州重要的工业强区和重要的工业出口基地之一。旅游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隆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莲花山、宝墨园,有著名的隐居主题生态会所茂德公草堂,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馀荫山房和祈福新村、丽江花园、华南新城、碧桂园等时尚商住楼盘。广州大学城也选址在番禺区小谷围岛。[展开阅读] |
广州特产 |
菠萝、大蕉、番石榴、柑橙、橄榄、红木家具、荔枝、龙眼、芒果、中秋月饼等 |
广州风光图片欣赏 | 更多图片 |
 |
广州陈家祠 |
 |
广州东站绿化广场 |
 |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
 |
广州.珠江沿江路段夜色 |
 |
广州.花城广场 |
 |
广州.花城广场 |
 |
广州.增城南山古胜 |